Skip to main content

倫敦紀念白紙運動一週年


11月24日晚,倫敦「白紙運動」週年紀念展舉辦了開幕式。

A4 REVOLUTION ANNIVERSARY:
TRANSNATIONAL SOLIDARITY
FOR HUMAN RIGHTS IN EUROPE

ON THE DAY SINCE THE BLANK PAPER MOVEMENT IN CHINA, WE WILL SHOWCASE THE VOICES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THROUGH AN INTERACTIVE ART LANGUAGE.

THE OPENING: 24 NOV 2023 6:00-8:00 PM
THE EXHIBITION: 25 NOV 2023 12:30-6:00 PM
MIMOSA HOUSE, 47
THEOBALDS RD, LONDON

這是一個由「人道中國」和「中國人權」資助的藝術展,開幕式後在倫敦展出一天,然後會轉往其他歐洲國家的幾個大城市巡迴展出。中國人權執行主席、前八九天安門學生領袖周鋒鎖出席了開幕式,並和維吾爾族代表、藏族代表,以及英國國會聯絡代表分別發表講話。現場組織和張羅的,都是一年前「白紙運動」期間連結起來的年輕人。他們在網上徵集作品和感言,在網上連接不同國家和城市的同道接力。所有的作品看上去都是網名或匿名,卻並不影響他們謹慎而成功的串連,更沒有影響到他們的熱情。

青年「反賊」們打印出從各國同道徵集來的感言——
疫情期間的強制封控和無辜受害是「白紙」抗議的直接起因,但是「白紙運動」絕不僅僅是追求解封。在那個政治高壓的國度,一旦邁入抗爭行列,每一個參與者都經歷了一次政治覺醒和身心解放的洗禮。因此,其後的解封並沒有也不可能消除「白紙」帶給青年一代的政治衝擊。此前此後的各種議題,於是都在紀念「白紙」一週年之際找到表達的契機。
展覽設在倫敦專注提倡性別多元平等的 Mimosa House二樓。從樓梯走上去,幾位女孩在樓梯間傾斜的屋頂上黏結垂吊下來的各種打印紙片——展出從這裡已經開始了。樓上不大的一間展室裡,牆上張貼有各種繪畫作品,走道和展室的桌子上擺放著若干造型。一塊長長的看板在主持人身後,五彩繽紛地點出渴望自由的主題。
看板後的整面牆壁似乎直通樓下,簡略抽象的筆觸,呈現出一個被紅色鐵鏈纏繞的黑線條女性酮體。看板前,一側是個屏幕,稍晚時反覆播放出疫情期間身穿大白的工作人員;另一側是一個裝置作品,從天花板吊下來的幾根線,連到地板上的一個嬰孩造型。線上吊著十多張打印的名單,仔細翻看,竟是各省市疫情期間不幸離世的孩童名冊。當初常常在網上看到聽到的絕望求救信息,忽然重現眼前,不禁感謝作者保存記憶的苦心和努力。

鐵鍊女的形象,也出現在其他作品。女性和女權的聲音,在展覽中有各種表現,延續了去年「白紙運動」的特徵——當時很多站在抗議前列的和很多事後被捕的,都是青年女性,令人動容。據「women我們(@WOMEN4China)on X」的消息,去年「上海白紙」的被捕者夏巢川近期再次被傷害警察以「尋釁滋事」名義上門帶走調查。

女性議題和政治抗議密切聯繫在一起,反抗威權,抗議封禁言論,是普遍的訴求。
鐵鏈纏上維尼熊,可以說是相關意象錯綜組合的成果。維尼熊身後的大幅作品,大片紅色背景下,面目不清張開雙臂的芸芸眾生,「火星上的小朋友一起做體操」,對於個體意識相對明晰的觀眾產生出強有力的衝擊。
藝術表現上最為前衛、內容設計上極具探索性的,是展室對面一間放映室裡播出的40分鐘時長的影片。中國在疫情期間嚴苛管制的封控措施,和全球各地人們共同面臨的那些威脅根本生存意義的危機,都以非常戈達爾式的蒙太奇組合在一起,發出非常戈達爾式的質疑。我們的經歷,因此獲得了更廣泛的意義;展覽的副標題,Transnational Solidarity for Human Rights in Europe,同時也使得「白紙運動」及其後續獲得了超出華語世界的可能。

當晚最出乎意料的,是出席的踴躍。原以為一年過去,國內受到壓制難以持續,海外一定也有相當的壓力,不能和去年年底熱血沸騰的情況相比了。沒想到,一間不大的展室,剛剛宣布活動開始,立刻顯得擁擠起來,通往展室的幾級階梯上,也很快就站滿了人,而且主要都是年輕人。

一位朋友別出心裁的挎包引人注意,卻原來是在網上從一位紐約的姐姐那裡淘來。現場隨時顯現出的跨國網際聯絡和既堅定又幽默的青春風格,令人印象深刻。
雖然大家還是偏於匿名,雖然組織者還是會給參與者提供口罩,但這一次的重聚,令人心熱,令人想到魯迅的名言:「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青年人內心潛藏湧動的不滿和渴望,正是我們對未來抱有希望的根基。